光伏行業2025年迎來關鍵轉折點:技術創新與市場重構并行
1.市場現狀:周期筑底與結構性調整
2025年開年以來,光伏行業在經歷2024年的深度調整后,逐步顯現出企穩信號。截至2月7日,A股三大指數連續收漲,光伏ETF表現亮眼,光伏設備板塊漲幅居前。數據顯示,2024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達277GW,同比增長28.4%,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存,主鏈環節總產能過剩度或達60%-90%。山西證券指出,行業已進入周期筑底階段,供給側改革與需求端復蘇將推動基本面修復。
2.政策與市場動態:新能源入市與供給側改革
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近期發布《新能源入市政策》,明確6月1日起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競價形成,并建立價格結算機制。政策推動下,2-4月或現搶裝潮,加速產業鏈去庫存。國務院常務會議亦強調推動光伏行業落后產能退出,優化供給結構,預計2025年Q1末旺季來臨時,產業鏈量價有望回升。
3.技術創新:驅動行業長期增長
光伏技術持續突破,新材料與工藝成為焦點。高效硅基材料、鈣鈦礦電池、BC電池(背接觸電池)、無銀漿料等技術加速商業化。例如,BC電池因高轉換效率和成本優勢,被中信證券列為未來增長點。同時,智能化與數字化推動產業升級,如物聯網技術助力光伏電站遠程監控,AI大模型(如DeepSeek)在電力行業的應用提升系統效率。
4.企業應對:戰略調整與全球化布局
面對行業波動,龍頭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戰略優化突圍。以歐晶科技為例,該公司通過優化石英坩堝生產工藝降低成本,并調整募投項目以應對短期壓力,為行業復蘇蓄力。此外,頭部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,如寧德時代推進海外電池基地建設,搶占新興市場份額。
5.未來展望:機遇與挑戰并存
中金、中信等機構認為,2025年光伏行業或迎來beta性機會,技術領先企業及出海2.0階段的廠商具備配置價值。然而,市場分歧猶存。部分業內人士擔憂,國內新增裝機目標或從2024年的3億千瓦降至2億千瓦,疊加歐美政策不確定性,需求端或承壓。
結論
光伏行業在政策引導、技術革新和產能出清的多重作用下,正步入關鍵轉折期。短期需關注Q1末旺季量價反彈,長期則需把握高效技術、全球化布局及儲能配套等方向。盡管挑戰猶存,清潔能源的長期增長邏輯未變,行業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來結構性反轉。
(注:本文綜合自公開市場信息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)